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参加中欧政策与实践圆桌对话
2020年9月29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欧洲之友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再设疫后中欧关系新篇章”中欧政策与实践圆桌对话在线上举行。
迟福林院长以“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欧经贸合作”为题发言。迟福林院长认为,坚持实行高水平的开放是中国的重大选择。一是以服务贸易为开放重点;二是以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和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为重要目标;三是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为重点的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四是以深化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为重要保障。中国走向高水平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对中欧经贸合作带来积极影响。一是中国消费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动力。中国服务型消费的巨大潜力,与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研发、金融、医疗、职业教育等服务业供给能力之间,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欧盟企业在华市场空间将明显加大。二是服务贸易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新动力。他建议:在努力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上,双方尽快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推进中欧信息、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环保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共同打造中欧经贸合作新平台,例如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引进欧盟服务标准,打造高水平的中欧服务贸易合作新平台。
本次圆桌会议参会发言嘉宾还有欧盟贸易总司远东关系处主任辛德雷、欧盟使团公使衔参赞鲜伟怡、欧洲投资银行北京办事处主管拿德奥、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黑吉嫚、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忻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健。会议由欧洲之友卡那尼主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