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改革论坛网 论坛网-经济改革 论坛网-经济体制总论

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五位部长谈开局之年

时间:2021-01-06 17:53 来源:经济日报

摘要: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面对风险挑战,如何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让我们一起听听5位部长怎么说。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面对风险挑战,如何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让我们一起听听5位部长怎么说。

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宁吉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定回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防险能力、抗压韧性和发展活力。

“三个率先”世人瞩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达到2%左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三大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科技实力不断加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量子计算、大飞机制造、5G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成效。

“六稳”“六保”明显见效。稳就业保就业保民生目标实现,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保市场主体稳预期稳金融看到实效,全国市场主体达1.3亿户;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取得成效;保粮食安全保能源供应保基层运转任务得到落实。

如何把握好2021年宏观政策的时度效,让宏观政策更加精准有效?

  宁吉喆:一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方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先就业的政策。

二是把握好宏观政策时度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急转弯”。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要稳妥退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继续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投资政策如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建设债券总体稳定。

三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节奏,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瞻前顾后、统筹安排。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加发展动力,促进经济转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四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重点,提高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加强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收入分配调节的支持。

五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目标,增强政策的协调性,维护经济正常运行。宏观政策要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经济运行指标回归合理区间,要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发挥好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作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王志刚: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是关键变量。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路子。

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科技。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重点解决“卡脖子”短板问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下好先手棋、塑造新优势。这两件事要同时做。

自立自强,并不排斥开放合作。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科技历来走在开放的前列。但开放合作也要以自立自强为前提。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必须把自己做强,才能平等、有尊严地开展国际合作。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基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创造力,为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部署推进这项工作?

  王志刚:战略科技力量主要是指对国家发展和安全起到战略支撑、战略引领的力量,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召之能战,战之则胜。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进入新发展阶段,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有力应对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之间的协同效应。减污与降碳的协同点在哪里?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黄润秋:首先,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约85%,其中煤的占比达到57%。化石能源燃烧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同时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是当下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同时也可从根源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其次,我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减污降碳协同基础。我们有法治基础,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增设专门条款,要求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我们有体制基础,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在体制机制上打通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管控。我们有行动基础,近年来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动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积累了不少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思路举措,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扭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统筹谋划一批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二是强化政策协同。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三个治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把发展非化石能源、削减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作为治本之策。加大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

三是强化工作统筹。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支撑保障。

“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黄润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里的“深入”我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将层次更深、领域更宽,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更高,攻坚战要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二是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要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的思路和举措。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步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和系统治理。

二是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是基础,精准是要求,依法是手段。要把握好环境治理的科学规律,提高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问题、时间、区位、对象、措施“五个精准”,以法治的武器治理污染,以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三是推动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这方面,我们总的思路是“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

“提气”就是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进一步降低PM2.5和臭氧浓度,提升空气质量。“降碳”就是降低碳排放,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强生态”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强化生态监管体系,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增水”就是以水生态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继续增加好水,增加生态水,提升水生态,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固土”就是以土壤安全利用、强化危险废物监管与利用处置为重点,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风险”就是牢固树立底线意识、风险意识,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领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四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在这样的高起点上,粮食是否还需要继续增产?如何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唐仁健: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要害中的要害”。尽管粮食生产这些年总体形势不错,已经实现了“十七连丰”,但是不能因此有丝毫放松。必须清醒认识到,粮食供给仍然处在紧平衡状态,要始终把粮食生产这根弦绷得很紧很紧。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又是建党100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尤其重大。因此,农业农村系统也要立下“军令状”,全年粮食产量要确保在13000亿斤以上,力争稳中有增。具体要做到“两稳一增”:稳口粮,就是要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2020年扩种面积要稳住,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稳大豆,就是要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确保豆制品等食用大豆国内自给。增玉米,就是要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要着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产能稳步提升,确保需要的时候产得出、供得上。特别是要抓住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持续推进种业科技创新,保护好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采取哪些举措?

  唐仁健:到2020年年底,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但也要认识到,虽然脱贫地区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横向看,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脱贫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农村还有不少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户,一遇到波动,很容易返贫或致贫。

脱贫攻坚收官之后,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用乡村振兴的办法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确保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步伐。为做好衔接工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要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扶上马”再“送一程”。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紧研究制定衔接工作的配套文件。明确脱贫攻坚期内各项政策延续调整优化的具体安排,加快健全完善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二是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补上水利、道路、电力、能源、网络等方面短板。四是借鉴脱贫攻坚的办法推进乡村振兴,把脱贫攻坚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移植过来。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如何?在工业基础上存在哪些短板,怎样补短板锻长板?

  肖亚庆: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有较强韧性,但仍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通用芯片、机器人高精度减速器等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些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补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锻长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新兴产业链,聚焦产业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强企业。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推动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工信部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肖亚庆:2021年,工信部将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个目标,着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具体包括,狠抓政策落实以及环境和服务优化。深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健全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加强融资服务和权益保护。加强政银企对接,深化产融合作,研究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加强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策引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新增拖欠。

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通过3年至5年时间,遴选公告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十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加快形成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融通创新产业生态。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