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改革论坛网 论坛网-全面深化改革 论坛网-改革综合

专家建议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时间:2021-11-17 17:59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已成为当前专家学者热议焦点。日前,在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行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老龄化社会的政策与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研讨。
  “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高龄少子化及其所带来的潜在生产率下降问题,以及未富先老问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10-15年是应对高龄少子化的关键阶段。因此,调动更多财政资源、经济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等来解决问题的回旋余地仍比较大。要立足未来10年防止总和生育率继续下跌,加快出台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政策与制度体系,努力争取在2030-2035年使之回升至1.8的水平。
   迟福林指出,随着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城乡居民的生育行为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功利性生育意愿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家庭普遍重视生育、养育、教育质量,“三育成本”不断水涨船高,生得起养不起。
  迟福林建议,尽快将更多“三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如健全“三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施覆盖城乡育龄妇女的生育补贴制度,形成支持“三育”的家庭福利体系等。
  “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窗口期、相对高龄化窗口期和填补老龄居家服务短板窗口期。”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表示,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设立居家老龄服务局,开展老龄服务需求调查,开出老龄服务需求清单,形成居家老龄服务方案。国家和各级政府地方财政适度倾斜,多拿出一些资金支持老龄居家服务事业,在贷款、税收、土地、物资供给上予以优惠。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维刚认为,要尽快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包括调整有关养老金计发的办法和病残津贴等,加强基金的预算管理。要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缴费的档次,通过政策来引导长缴、多缴;要在推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上推出一些政策,打组合拳。尽快出台有关个人养老金制度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实行全流程免税的政策,并对群体的缴费实行一些补助。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曹丰指出,要建立一个智能分析的系统,同时将家庭、医院、护理、基层、社区相连接,构成一个三级联动的城市健康平台,为老年人、为社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健康连续性服务。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