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济增长潜力转化为现实经济竞争力 RCEP这样释放新活力
本月,中国贸促会联合外贸服务企业发布了《2022年1—8月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活跃指数》。报告显示,1—8月,向RCEP区域出口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同比增长36.4%。
报告指出,RCEP生效实施以来,“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为广大进出口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红利,也帮助区域各国提升综合贸易竞争力、加强合作共赢。
随着RCEP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表现韧性十足。1—8月,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实现对RCEP区域所有贸易伙伴的收款量正增长。
从出口目的地看,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收款量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为韩国、日本、新加坡。收款量增长率前三大目的地国家为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报告指出,RCEP生效以来,中小微外贸企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既体现我国外贸韧性,也为未来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数字化大幅降低各类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中小微外贸企业凭借更强的灵活性,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取国际合作机会。以跨境电商为例,线上化、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正在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开拓RCEP市场。
RCEP推动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更加紧密
02:08
自今年1月1日实施生效以来,RCEP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 广西是我国对东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受益于RCEP政策红利,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正在呈现出新的景象。
今年1—7月,广西与RCEP其他成员国外贸进出口1314.85亿元,其中与文莱、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进出口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74.7%、168.3%、73.5%、30.6%。
在贸易品类中,广西对RCEP成员国电子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集成电路产品出口额剧增63倍,平板显示模组实现零的突破,蓄电池出口增幅达149%。
与此同时,产自东盟国家的66种水果通过广西这个通道更快地抵达中国人的餐桌。今年1—7月,从广西口岸进口的东盟水果达到35.4万吨,进口金额52.2亿元,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对热带水果的消费需求。
不仅仅是货物关税更低、通关更加便利,广西还出台了《广西高质量实施RCEP行动方案(2022—2025年)》,聚焦贸易投资合作,帮助外贸企业拓展RCEP成员国大市场;聚焦边海优势,打造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铁联集场站装卸作业驶入智能化、智慧化“快车道”,打造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无缝对接的新标杆。
同时,为了促进海内外商协会交流合作,广西南宁市今年3月成立了RCEP商协会联络机制,推动各国商协会共享RCEP机遇,共谋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目前已有47家海内外商协会加入了该机制。
南宁市RCEP商协会联络机制副秘书长、文莱广西总商会会长 郑作亮:能够把自己的资源更加地用好,而且让大家能够从中享受RCEP的政策的红利。
海南有条件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枢纽
01:43
专家表示,高水平实施RCEP,能将巨大经济增长潜力转化为现实经济竞争力。目前,海南正在推动国内企业以海南为基地投资东盟市场的“总部基地”建设,海南自贸港有条件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RCEP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2000—2020年,15个成员国的经济总量从7.84万亿美元增长到25.9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51%,超过同期全球4.95%的平均增速。
他表示,依托开放包容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中国与东盟两个最具活力与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将进一步融合,并由此激发RCEP区域市场的活力。
迟福林表示,中国与东盟经贸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仍是一个大趋势。2020年,在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20%,东盟外贸整体增速下降5.8%的情况下,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6.7%,并首次形成了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新格局;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28.1%,连续两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他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有条件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充分释放海南在开放政策和制度安排的这样一个政策优势,然后加上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这样有利条件,由此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自由经济区域、中国与东盟在健康教育合作的示范区、中国与东盟在蓝色伙伴关系的核心区、中国与东盟在人文交流当中的一个特区。
(总台央视记者 张歆 李唐 唐高林 傅琦恩 广西台 三沙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