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改革论坛网 论坛网-专家观点 专家综合

郭达: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时间:2025-05-22 13:20 来源:海南日报

聚焦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当前,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制度型开放与深层次变革直接融合、边境内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直接融合。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统筹开放与改革、国际与国内的战略举措。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以“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为重大使命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在深化制度型开放中成为我国主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新高地。

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性凸显

大变局下我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提出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例如,从“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到“探讨面向东盟国家实施单边开放”,再到“实施单边开放措施”,我国以单边开放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扩大开放,维护经济全球化。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融入全球经贸规则重构。

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当前,在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高水平开放中不断增强地区影响力、辐射力,更好地服务我国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这需要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形成开放新优势。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要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上尽快突破,更需要加快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进程。2024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0%,外贸依存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2%,外资企业增长19.2%,对外投资额排名全国第七。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要以制度型开放带动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与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引领我国制度型开放进程。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形成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的“时间表”。首先,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求海南在制度型开放中率先实现实质性突破,引领推动国内制度型开放。其次,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型开放的阶段目标,推动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加快构建。再次,加快落实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的举措,更加突出制度集成创新,用好改革开放自主权。

打造全面实施已签署自贸协定开放承诺的新高地。一是全面实施我国RCEP开放承诺。在率先实施RCEP关税减让承诺中实现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的重要突破;在率先实施RCEP原产地完全累积规则中稳定并增强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率先实施RCEP通关便利化措施中实现中国与RCEP商品市场的更好联通。二是全面实施CAI(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开放承诺。以主动实施我国在CAI中的负面清单承诺形成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示范;以主动实施我国在CAI公平竞争承诺带动投资监管规则变革;以主动实施投资便利化措施破除“边境后”制度性壁垒。

打造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新高地。一是主动对接CPTPP重点议题。例如,主动对接CPTPP服务贸易开放规则、国有企业条款、知识产权保护等深度一体化议题,率先实现突破。二是主动对接CPTPP、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数字贸易规则。特别是在对接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数字信息保护规则方面率先突破。

形成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对接国际的重要突破

以实施更简短的负面清单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一是推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再“瘦身”;二是形成“准入即准营”的服务贸易境内规制,明确细化国民待遇标准、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三是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三合一”;四是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棘轮机制”,明确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只减不增”。

对标中国香港、新加坡形成高度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可实行与中国香港、新加坡同等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更加灵活的管理措施,探索外资特定条件下准入模式,通过渐进方式推动行业进一步开放,并实现投资准入与市场准入的一体化管理。

推进以竞争中性为重点的“边境后”规则对接。一是实行竞争中性原则。二是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采购规则。三是建立国际一流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四是全面试点环境保护规则,建立绿色贸易标准体系,在碳关税、碳市场等领域作出超越CPTPP环境规则的探索,引导经营主体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以立法与司法体制改革形成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的法治环境。一是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开展变通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二是加快推进立法体制机制创新,善于运用国际公约及国际示范性条款,实现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三是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仲裁规则。

(作者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

原文链接:http://news.hndaily.cn/html/2025-05/14/content_58467_18518818.htm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