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在百年变局中形成东北全面振兴新动力
■迟福林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把握区域自由贸易大趋势,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以2030年基本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为目标,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力。
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
当前,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调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优势。
第一,抓住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发展新机遇。例如,2024年,我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是中欧贸易额的1.15倍,是中美贸易额的1.31倍。面对“对等关税”的共同挑战,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较快增长,仍是一个大趋势。
第二,抓住中俄蒙产能合作新机遇。一是远东开发新机遇。俄罗斯宣布2027年前在整个远东和北极地区构建国际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并将其作为俄罗斯21世纪国家优先事项。2018年—2023年,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额增长近2.5倍;中国投资占俄罗斯远东地区外国投资总额的85%。二是中俄蒙能源合作新机遇。9月2日,中俄蒙签署备忘录,其中包含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和“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
第三,抓住上海合作组织强化经贸合作新机遇。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作出了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决定,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例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明确提出“成员国致力于发展工业领域互利合作”。
第四,抓住RCEP框架下中韩合作新机遇。当前,RCEP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历史关节点。推动从规模最大的1.0向水平更高、约束力更强的2.0转型升级,是RCEP的战略选择。再如,韩国新一届政府“实用外交”策略将带动RCEP框架下中韩自由贸易较快发展。
推进东北与东北亚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进程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面向东北亚的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进程中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促进形成东北亚经贸合作新格局。
第一,强化“东北—远东”经贸合作。例如,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企业进入远东地区的“总部基地”。这需要争取中央支持,实施某些特殊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对国内企业投资远东实行备案制;对新增投资远东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再如,构建面向远东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参与北方航道相关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推动东北地区港口与俄远东地区港口的互联互通,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打造东北地区出海大通道,积极参与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等等。此外,支持东北农业加工企业在远东地区建立“中俄农业合作示范区”,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产业链关键环节合作。
第二,推进能源项下的自由贸易进程。例如,充分发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等平台作用,面向东北亚地区深化跨境能源合作,建设国际能源大通道,构建以电、气、油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贸易加工产业集群,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上发挥重大战略作用。在东北地区布局面向俄罗斯、蒙古国的,以油气为主题的自由工业港区、油气国际交易场所等,更好地服务我国能源安全。
第三,积极争取上合组织某些重大项目落户东北。例如,积极争取上合开发银行落户东北;发挥东北工业基础优势,研究设立包含煤炭、油气、新能源、储能、农业、汽车等领域的装备制造合作项目;加强对俄、蒙等关于绿色技术的应用和转移,鼓励共享绿色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技术等信息。
第四,推进中韩服务贸易进程。例如,争取在青岛、大连等枢纽城市建设中韩自贸区2.0的地方试验区,率先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开放政策;以东北为枢纽推动构建东北亚旅游经济合作圈,在旅游标准制定、人员跨境流动、跨境旅游线路设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打造面向东北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新前沿
适应推进与东北亚产能合作与自由贸易的实际需求,依托东北地缘优势和沿边开放合作优势,实行面向东北亚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的某些重要举措。
第一,推进东北面向东北亚科教领域的单边开放。东北地区拥有258所普通高校,建议简化对东北亚留学签证申请流程,增加教育签证容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国际学生提供在东北的实习机会。此外,利用教育部布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对涉及国家安全、敏感领域的科技计划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放开面向东北亚地区的能源、环保、加工制造等科技研究项目。再如,放开面向日韩的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科技应用大市场,放宽再制造设备和技术的市场准入等。
第二,推进人工智能领域面向日韩等的单边开放。例如,吸引SK等半导体制造企业在东北布局测试、封装、加工等产业环节;建立东北亚人工智能合作试验区,在人工智能、智算、数字产业、绿色低碳、新能源等领域,通过制度型开放和一系列务实举措延链补链,引进新业态培育新动能;制定敏感数据和一般数据认定标准,在这个前提下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数据出口。
第三,以边境口岸为重要平台打造国内市场东北延伸带。例如,以黑吉辽及内蒙古边境城市为载体打造中俄蒙朝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矿产能源综合保税区等;以“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政策生效为契机,制定实施面向东北亚的原产地认定规则,支持海参崴打造面向东北亚的转口中心;推动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化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4CZam5R6XS7yBsl-QKPQ?scene=1&click_id=19